精装修住宅使用的人造板、涂料、胶粘剂及壁纸(布)等释放甲醛、VOC、甲苯等有害物质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其中木制地板、衣柜、储藏柜、木质门、木制床、餐(书)桌等家具用的人造板是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也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中国于2022年 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要求甲室内甲醛浓度≤0.08 mg/m3,那么室内甲醛的主要污染源-人造板的管控也趋向更严格的要求。人造板:是以木材或非植物纤维为原料,加入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通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成的不同种类的板材,包括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细木工板、饰面人造板、木质地板、木质墙板、木质门等。除实木家具外,家装用板材或家具几乎都是人造板。甲醛(CH2O):是一种室温下无色有强烈剌激性气味气体,天津大学孙越霞教授研究团队和德阳疾控中心吴泳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甲醛给身体造成影响不同(图1)。人造板中甲醛主要来源于胶粘剂(脲醛树脂胶),可能大多人认为 “散散味道”室内的甲醛就彻底去除了,然而,人造板甲醛的释放具有长期性,甲醛释放期竟长达3~15年,并且温度越高甲醛释放越快。
ISO/SAE 21434道路车辆网络安全工程是全球首个面向汽车行业的网络安全国际标准,明确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程要求,助您凭借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标准定义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术语、目标、要求和指导方针,制定了一个结构化的抽象框架,以帮助包括整车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共同理解并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系统性管理网络安全风险。什么是ISO/SAE 21434?ISO/SAE 21434标准涉及道路车辆概念、产品开发、生产、运营、电子电气(E/E)系统维护和停用(包括其组件和接口),定义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网络安全流程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组织级网络安全管理● 基于项目的网络安全管理● 分布式网络安全活动● 持续性网络安全管理活动● 概念阶段网络安全管理● 开发阶段网络安全管理● 生产阶段● 开发后阶段网络安全管理● 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
近期,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作为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参与编制的团体标准T/CIE 188-2023 《家庭服务机器人 视觉功能规范》正式发布实施。本团体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提出并归口管理,起草单位包括美的集团、海信集团、北京小米、SGS通标、云天励飞等十余家单位。该标准规定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视觉功能要求及测试方法,包括语义地图生成、人脸跟随、人体跟随、寻人、跌倒检测、异常检测等,为服务机器人视觉功能提供测试规范。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服务机器人通过视觉功能实现预期任务,结合基于语义地图构建算法、物体识别和目标检测等AI算法,实现对家居环境中国的家具、家电和其他障碍物识别、房间类型识别等功能,构建2D和3D语义地图。在语义地图中,服务机器人还可以通过人脸跟随和人体跟随,识别到具体的家庭用户,从而实现用户跟随和寻人等预期功能。服务机器人也可以通过检测环境和用户异常情况,实现预期报警和智能家电操控功能。为了测试和评价服务机器人基于视觉的功能,SGS与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团体标准规范《家庭服务机器人 视觉功能规范》,也积极参与了IEC、UL、GB等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承担机器人AI课题组召集人、IEC CAB/TF AI专家和国际比较试验RRT负责人,制定机器人安全和性能标准,助力行业建立标准规范,为服务机器人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提供标准依据。
2023年12月4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提案在立法过程中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商讨ESPR的具体实施日期。一旦该法规正式通过,预计在《官方公报》公布之日起第20天正式生效。依据临时协议,届时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和鞋类)将作为2024-2027年工作计划的优先产品之一,需满足新的生态设计要求。SGS温馨提示,相关企业需要及时关注ESPR法规信息,确保产品合规。01 什么是ESPR?《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SPR)由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3月提出,是欧洲绿色协议(EU Green Deal)的一部分。它将取代现行的欧盟生态设计指令(2009/125/EC),为更多的产品类别引入更广泛的生态设计要求,可以改善可持续产品在欧盟内部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增强提供可持续产品的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欧盟委员会将通过并定期更新一份产品清单,该清单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其标准主要与欧盟的气候、环境和能效目标相关。临时协议将铁、钢、铝、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和鞋类)、家具(包括床垫)、轮胎、洗涤剂、油漆、润滑剂和化学品,以及能源相关产品、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及其他电子产品确定为2024-2027年工作计划的优先产品。新的生态设计要求将超越能源效率,旨在促进循环,其中包括:产品的耐用性、可重复使用性、可升级性和可修复性是否含有妨碍材料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化学物质能源和资源效率再生成分碳足迹和环境足迹可用的产品信息,特别是数字产品护照其中,数字产品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包含有关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可以通过二维码或类似的技术进行产品识别。以这种方式创造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数字产品护照促进了市场监管和合格评定。它使市场监管当局和合格评定机构更容易获得相关信息。此外,新条例还包含了新的措施,以终止销毁未售出消费品这种既浪费又有害环境的做法。立法者提出了对小公司适当放宽,对中型公司实行过渡期等相关政策,并要求大公司每年披露未售出但遭弃置的消费品的数量,以及舍弃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有必要,其他行业也可适用此类禁令。
01 什么是“碳关税”?碳关税(英文简称CBAM)学名又称碳边境调节机制,是一种边境措施,核心是产品的碳含量。该机制是指某些商品在生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商品进入欧盟关境时,需要向欧盟额外支付一笔款项,其数额与商品制造时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相关。目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正式起征,并在2034年之前全面实施。至此,欧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这也意味着,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高碳排放,都将导致出口产品付出更多的碳管制成本。02 关于过渡期过渡期(2023.10.1-2025.12.31)内只需要提交CBAM报告。为规范CBAM过渡期内操作运行,欧盟委员会制定并公布了该实施细则。细则包含5大章节,40条正文及9个附件,针对过渡期内报告声明人的报告义务、CBAM报告的监管及排放量核算等具体操作细节都做了规定。03 报告主体是谁?如何报告?根据法规,欧盟境内的进口商、持有报关授权者、或间接海关代表作为报告主体,应每季度进行一次CBAM报告(不迟于该季度结束后一个月内),即:第一份季度报告为2023年10月至12月,报告应在2024年1月31日之前提交。最后一份季度报告为2025年10月至12月,报告应在2026年1月31日之前提交。CBAM报告内容包括每类货物的数量、产品所含的实际排放总量、产品的间接排放总量、产品在原产国支付的碳成本信息,详细内容课件实施细则附件I。同时以上报告内容的信息收集责任将由进口商延伸至出口商。04 如何计算产品排放量?此次发布的过渡期实施细则的附件II-IV详细规定了每类产品的核算边界、纳入核算范围的排放源及气体类别、简单产品与复杂产品的种类、每类排放源排放气体的量化计算公式、相关排放因子的缺省值等细则,为相关方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助力业界正确理解和应用CBAM政策法规的流程要求。除发布的实施细则外,官方还公布了针对欧盟境外的企业指导文件以及信息收集与排放量计算工具,以帮助欧盟外出口企业更好地完成产品排放量计算,提交信息给CBAM报告主体。从发布的实施细则可以看出欧盟碳关税相关排放量的计算与常规企业碳核算、产品碳足迹计算有着相似计算逻辑,但是,在覆盖范围(核算边界)和考虑的温室气体等方面仍存在差异。目前,欧盟CBAM征收范围仅局限于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6个率先覆盖的行业。但其实,2022年6月,“碳关税”修正案中就包括有机化学品和塑料,虽然已经“落地”的欧盟CBAM中暂未包含这两项,但是在未来极有可能随着下一阶段“碳关税”扩大征收范围而被纳入。 05 纺织企业应该注意什么?目前纺织行业并未包含在欧盟碳市场覆盖的29种排放活动行业内,因此不会被征收碳关税,这是由于碳市场本质是促进减排的政策工具,各国碳市场都采取“抓大放小”的思路,权衡制度成本与收效,最先着手于碳排放的主要贡献源,如电力部门和能源密集型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值得注意的是,纺织行业虽然未纳入碳市场,但并不意味着纺织行业不需要进行碳减排。在生产及后续使用和事实上,欧盟正在开发针对不同行业的专门性“绿色贸易工具”,并将在未来的贸易中投入使用。2022年3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欧盟可持续和循环纺织品战略(EU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and Circular Textiles)》及《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其中介绍了欧盟为促进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将采取的三个关键举措:引入强制性生态设计要求、应对微塑料污染及推出并规范数字产品标签。另外还强调了对于生物基材料、再生材料在价值链中的应用要求,数字产品护照和强制性生产者责任延伸计划等。这些国际政策作为纺织行业未来的动向趋势,为出口贸易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国内纺织企业提前布局考虑。
服务热线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