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危机催生OBP认证:从污染到治理的全球行动服务背景全球每年超800万吨塑料垃圾入海,若不加遏制,2050年海洋塑料总量或将超过鱼类。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将目光投向海洋废弃塑料治理——OBP(Ocean Bound Plastic)认证应运而生。该认证通过严格的回收标准与流程,规范海洋边界塑料管理,推动企业践行环保责任,并凝聚社会共治力量,为破解海洋污染、构建循环经济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OBP(Ocean Bound Plastic)是什么?OBP是指距离海岸线50公里范围内,未被有效管理且可能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的塑料废弃物。其核心特征包括:其构成范围涵盖所有尺寸的塑料废弃物(微塑料、中层塑料和大塑料)。往往存在于缺乏正规垃圾管理系统的区域,包括露天丢弃或非正规堆放点的塑料废弃物,因此具有迁移风险,可能通过自然力(降水、风力、潮汐、河流等)进入海洋环境。 趋海塑料(OBP)循环再生模式运用专业回收体系,将趋海塑料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并建立完善的认证追溯机制。通过实质性阻断塑料入海,不仅显著减少海洋塑料污染,更有效降低原生塑料生产需求,实现环境效益的闭环提升。通过专业认证确保再生材料的品质和环保性,从而推动塑料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形成回收-再生-认证-应用"闭环系统。不仅有效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更为塑料废弃物管理提供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的双重价值。OBP认证优势——“塑”造蔚蓝经济 环境维度:●源头治理,直接减少海洋污染●减少碳排放●建立完整产业链经济维度:●价格波动小成本优化●认证产品可获得15%-30%市场溢价●符合全球60+国家/地区的塑料税减免条件市场竞争力:●满足B端需求企业的可持续采购要求●作为消费者“海洋友好”购买决策的C端认可●差异化卖点企业治理:●提升MSCI/道琼斯等ESG评级关键指标●规避欧盟等市场即将实施的塑料包装禁令●降低“漂绿”风险服务内容OBP认证产业链关键企业类型●回收端企业专业从事塑料废弃物收集、分类及预处理(如沿海社区回收站、专业分拣中心)●再生处理端企业将回收塑料加工成再生颗粒/制品的处理商(如造粒厂、再生板材制造商)●材料生产端企业使用OBP再生料生产纤维、改性材料或包装基材的供应商(如涤纶短纤厂、复合塑料生产商)●品牌应用端企业将含OBP材料应用于终端产品或包装的制造商(如快消品、电子、汽车品牌方) 采用OBP认证塑料的知名企业案例●可口可乐年采购约3000吨OBP再生PET●Adidas运动鞋累计使用3000+吨OBP再生聚酯●戴尔年消耗500吨OBP再说HDPE●希悦尔美国市场30%原料来自OBP●丰田(Toyota)在泰国市场的汽车脚垫使用8%OBP再生PP
尽管工业4.0时代已经到来,但是很多中国企业仍处于3.0、2.0甚至更低的水平,中国制造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依然突出,同时,经济增速减缓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也给制造业发展增添了风险。制造业如何应对风险与挑战?制造业订单获取越来越困难、小量多样和柔性生产渐成主流、融资困难和投资风险并存、国内外同类竞争日益激烈;综合成本不断攀升、研发进程缓慢、制造水平更新迭代慢、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人才梯队不健全内外多重压力之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亟需转型升级,通过打造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提升生产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10月,加州Proposition 65发布关于石棉的情况说明书(Fact sheet),要求重点关注建筑材料和汽车部件产品中石棉的危害,我国在2014年已经发布建筑与汽车材料石棉的检测方法SN/T 3798-2014,SGS建议建筑材料、船舶、轨交等行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提前做好管控措施。石棉简介及应用石棉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一般分2类:蛇纹石石棉(温石棉)和角闪石石棉(青石棉、铁石棉、直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透闪石石棉),它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目前,含有石棉的制品有近3000 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制造,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汽车、建筑、化工、电器设备行业。为什么管控石棉?据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约有十分之一居民被诊断为肺癌,探究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石棉。其实石棉本身并无毒害,最大危害源于破碎和剥离后产生的的石棉纤维,这种细小、肉眼几乎看不见的纤维粉尘通过呼吸、饮食等进入人体且长时间附着并沉积而引起石棉肺、肺癌、胸膜间皮瘤等疾病,全球范围内每年因石棉致死的人数高达十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已于1987 年宣布石棉是 I 类致癌物质。
2022年12月29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8部门发布联合公号,确定了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该清单物质已于2023年3月1日施行。新污染物清单包括14大类物质,多数物质都是禁止生产、加工使用、进出口。相关部门会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相关新污染物的管控和治理。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禁止、限制等管控措施。●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类)● 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PFOA类)● 十溴二苯醚● 短链氯化石蜡● 六氯丁二烯● 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 三氯杀螨醇● 全氟己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其相关化合物(PFHxS类)● 得克隆及其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壬基酚● 抗生素● 已淘汰类(六溴环十二烷、氯丹、灭蚁灵、六氯苯、滴滴涕、α-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林丹、硫丹原药及其相关异构体、多氯联苯)中国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签署国,一直积极致力于相关物质的削减和限制工作,《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版)中的相关物质多数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并与欧盟POPs法规相关管控物质有大量重叠。
2023年10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简称碳关税法案或CBAM)正式迈入过渡期,将通过2年多的过渡期开展关于CBAM法规和要求的普及和使用实践,过渡期到2025年底结束,并将在2026年至2034年逐步全面实施。根据CBAM的要求,欧盟管理机构将对从境外进口的钢铁、铝、水泥、化肥、氢、电力等特定工业板块产品额外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简称“碳关税”。 目前国内可以预见到受影响最大的工业类板块将是出口到欧盟或者计划以欧盟为潜在市场的钢铝制品生产企业。SGS工业服务部的CBAM知识小百科栏目将继续为您介绍和分享最新法规标准和进展,讲解CBAM的基本背景和概念理解,通过每期的Q & A为大家解答目前市场上最关注和最容易困惑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并通过留言板与我们积极互动,让SGS帮助您的企业从容应对新的关税法案要求,避免过度焦虑和平添无效成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解。 在本期的CBAM知识小百科,SGS将继续与您分享欧盟碳关税机制建立的基本背景和其中部分核心概念,以下图片和部分内容引用自欧盟委员会税务与海关同盟总司以及欧盟理事会第2023/956号条例。CBAM机制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应符合第2003/87/EC号指令附件1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即二氧化碳以及氧化亚氮和全氟化碳(如适用)。在初期阶段,CBAM应适用于商品从生产开始一直到进入欧盟关税领土过程中直接排放的上述温室气体,为确保连贯性,应与EU ETS的覆盖范围保持一致。CBAM也应适用于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是指生产本条例适用商品所需电力在发电时产生的排放。纳入间接排放将进一步加强CBAM的环保效果和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但是,欧盟已经对部分商品采取财政措施补偿电价转嫁的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所产生的间接排放成本,所以在CBAM初期阶段不应考虑这些商品的间接排放。上述商品见本条例附件2。第2003/87/EC号指令对EU ETS做出了进一步修订,值得注意的是,对间接成本补偿措施的修订应适当体现CBAM的适用范围。在过渡阶段,应采集数据以进一步规定间接排放的计算方法论。该方法论应考虑生产本条例附件1所列商品的用电量,以及该电力的原产国、来源和排放系数。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方法,以便通过最适当的方式防范碳泄漏和确保CBAM的环境完整性。
近日,埃及贸易和工业部发出通知,若进口化妆品已获得埃及药品管理局EDA(Egyptian Drug Authority)的常规进口许可证,可以豁免其在埃及进出口控制总局GOEIC注册步骤。 但还请注意,所有GOEIC管控目录内的产品, 仍然需要在海关清关时随附产品符合性证书CoI (Certificate of Inspection),以证明所进口的产品符合埃及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 SGS同时作为获得埃及GOEIC和NFSA官方授权的服务机构,可签发产品符合性证书CoI,会及时帮助大家了解和确认最新技术法规和清关要求,助产品顺利进入海外市场。
近日,收到关于SABER平台上申请Shipment Certificate证书流程更新的通知,进口商在通过该平台提交产品批次证书SCoC申请时,可参考下图指引:
近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及美国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的部分法规拥有新进展,具体信息如下:美国TSCA法案计划对三氯乙烯禁用2023年10月23日,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基于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 Control Act)Section 6 提议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进行大规模禁用。三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常用于脱脂、冷冻、农药,织物清洁等领域,同时也在油漆、粘合剂、金属零件或电子元器件脱脂清洁剂(如刹车片清洁剂)、PVC材料合成中使用。该物质目前已经被探明可致癌、具有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三氯乙烯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本次针对三氯乙烯的限制提案将会逐步减少所有用途中的三氯乙烯制造(包括进口)、加工、分销和使用,大部分计划在一年内实现完全淘汰。对于目前没有可行替代品的重要经济和工业领域,EPA也计划给予更长的豁免期。比如TCE用于电池隔膜制造的工艺溶剂,EPA预计提供长达10年的豁免来等待替代品。另外在该有限的豁免期限内,生产者需要确保TCE使用者的安全,遵守工作场所化学品保护原则(确保暴露程度低于限值)。在该提案卷宗公布在联邦登记册(www.regulations.gov)之后,将会给予45天的公众咨询期收集公众意见。SGS提醒有出口含TCE产品的供应商及时留意TSCA法案动向,确认产品成分并及时进行检测,避免不必要的违规风险。
近日,沙特阿拉伯标准组织 SASO(Saudi Standards, Metrology and Quality Organization)在沙特SABER电子平台上发布弹窗提示(见上图),部分产品将于此通知日期(即2023年12月14日)后30天内加入管控列表,并需要遵守相应的技术法规要求。 新增的相关产品包括机械设备、洗涤剂、低电压电气设备、建筑材料和鞋类等,详细信息显示如下:
PFAS加拿大管控预告2023年11月,加拿大政府表示预计将于2024年年初发布最终的“PFAS状况”报告,这一举措将为该国根据《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将PFAS指定为“有毒”物质奠定基础,并为监管含有PFAS的产品铺平道路。消息详情2021年,加拿大政府曾发布了一份意向通知,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 PFAS 的信息。2023年5月,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ECCC)和加拿大卫生部发布《PFAS风险管理》报告草案,计划将PFAS作为一个类别添加到《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附录1中。法规要求任何人不得制造、使用、销售、供应或进口法规附录1中的有毒物质或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然而,该报告草案中尚未提供关于CEPA第71条调查的更新,该调查旨在收集关于某些PFAS的详细信息,以便为可能的未来监管工作提供信息。本轮报告的发布,将弥补此前数据的空白,还将推进对结构类似物和功能替代品(SAFAs)的认识,这也是该国化学品管理计划(CMP)的一部分。
常见的饮用水有哪些?什么区别?大家常喝的饮用水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瓶装水,另一种是凉白开。瓶装水按照国标又可分为三类: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那么,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和自来水,有什么区别呢?#1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天然的带有矿物质的水。执行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 。成分:除了水,还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注:必须标明水源地#2 饮用纯净水水源:以生活饮用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当的水净化工艺,加工制成的包装饮用水。执行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成分:只有水,不含矿物质等任何添加物。常见类型:桶装水、蒸馏水#3 其他饮用水水源:以符合原料要求的水为生产用源水,经适当的加工处理,添加适量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水。但规定不得添加糖、甜味剂、香精香料或者其他食品配料。执行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成分:除了水,还人为添加了硫酸镁、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常见类型:矿物质水、气泡水、电解质水。其中,矿物质水很容易被大家和矿泉水混淆,但其实它里面的矿物质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为添加的。#4 凉白开,即烧开的自来水水源:天然水通过输水管自流入水厂,在进入净水构筑物之前,投加混凝剂、石灰提高原水碱度和预加氯(视原水水质而定)后,供生活饮用和生产使用的水。执行标准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成分:除了水,还含有矿物质和少量三氯化合物等有机物。
小家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你知道吗?有些小家电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有消费者反映,在给吸尘器充电时,吸尘器发生了爆炸并着火,所幸家里有人在,及时阻止了火势蔓延。也有网友反映,新买的榨汁机在第一次充电时就发生了爆炸,榨果汁变成了“炸厨房”。也有不少网友的小风扇,在充电时发生了同样的意外。大家应该发现了共性,上述案例中的意外,都是在产品充电的时候发生的。这是巧合吗?专家表示:生活中带电池小家电的危险故障大多来自充电时发生的爆炸、燃烧。这类的危险主要有下面三种原因:1、充电时用错充电器或充电线;2、小家电电池组里面某个电芯损坏;3、电器内的电池电路短路。为了验证上述三种情况的危险性,我们进行了实验测试。用错充电器、充电线,有多危险?实验测试及消费者建议 1. 不同线径(粗细)充电线的充电温度测试实验模拟的是生活中使用快速充电器、且用错充电线的场景。实验员先将不同粗细的充电线接上大电流充电电池(快充电池),然后启动仪器。电源接通后,观察不同粗细充电线的表面温度。实验观察到:一根细的充电线(非原装)在开始充电后仅10多秒就冒出浓烟,火苗窜起,电线烧断。仪器显示,当时充电线的表面温度已接近200°C。如果充电线旁边有其他易燃材料,就很容易引发火灾。实验分析越细的充电线,进行快速充电时,表面温度越高,升温也越快。这是因为快速充电的产品电流比较大,充电线的线径也相应地应该更粗,否则就会发热,甚至着火。消费者建议1. 电器充电时,应使用原装或者原厂授权的充电器和充电线,才能保证安全。千万不要随意搭配充电线和充电器。2. 尤其在快速充电时,更需注意充电器和充电线的匹配。3. 尽量不要在充电电池旁边放置易燃物。小家电电池组里面的某一个电芯损坏,会有危险吗?实验测试及消费者建议
服务热线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